使用奧林巴斯 CX33 顯微鏡進行明場及偏光觀察中藥材粉末,以下是具體的方法和步驟:
明場觀察
前期準備
顯微鏡放置與檢查:將顯微鏡放置在穩固的實驗平臺上,稍向左傾斜,距平臺邊緣約 7 厘米。檢查各部件是否完好,目鏡、物鏡安裝是否正確。
選擇物鏡:根據中藥材粉末的特性和觀察需求,選擇合適的平場消色差物鏡,如 4X、10X、40X 或 100X 等。低倍物鏡(如 4X 或 10X)可用于觀察粉末的整體分布和大致形態,高倍物鏡(如 40X 或 100X)則用于觀察粉末的細微結構和特征。
樣品制備:取適量中藥材粉末,均勻地撒在載玻片上,滴加一滴蒸餾水或其他合適的介質(如甘油),用鑷子或玻璃棒輕輕攪拌,使粉末充分分散,然后蓋上蓋玻片,制成臨時裝片。
觀察操作
調節光源:打開顯微鏡的內置 LED 光源,從較低亮度開始調節,逐步增加亮度,以獲得清晰且不會對眼睛造成刺激的觀察效果。
對焦與調整:將載玻片放在載物臺上,用夾具固定,通過低倍物鏡找到粉末樣品的圖像,并將其移至視野中心。旋轉轉換器,換用高倍物鏡,此時視野可能會變暗,可選擇較大的孔徑并使用凹面反射鏡來增加亮度。調整精細聚焦螺旋,使圖像清晰。
優化圖像:確保大光圈與燈孔對齊,旋轉反射器,使光線通過光孔反射到鏡筒中。通過目鏡觀察,再次調整焦距和光源亮度,還可根據物鏡放大倍率調整孔徑光闌,以獲得滿意的圖像對比度和清晰度。
觀察內容與分析
形態特征:觀察中藥材粉末的形狀、大小、邊緣輪廓等,如淀粉粒可能呈圓形、橢圓形或多角形,纖維可能呈長條形,石細胞可能呈不規則形等。
顏色與紋理:注意粉末的顏色以及表面的紋理特征,有些粉末可能具有特殊的顏色或紋理,如黃連粉末呈黃色,具有細小的顆粒狀紋理。
細胞結構:觀察粉末中的細胞類型,如薄壁細胞、厚壁細胞、導管等,以及它們的排列方式和細胞壁的特征。
偏光觀察
準備工作
安裝偏光附件:需要外接偏光附件,如起偏器和檢偏器。通常起偏器位于光源與樣品之間的光路中,檢偏器位于物鏡后孔徑與觀察筒或相機端口之間的光路中,將這些部件正確安裝到顯微鏡上。
校準偏光系統:插入起偏器和檢偏器,調整至正交偏光狀態,即旋轉檢偏器,使視野中光線最暗,此時起偏器和檢偏器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。
觀察步驟
樣品放置與對焦:將制備好的中藥材粉末樣品裝片放置在載物臺上固定,按照明場觀察的方法進行對焦,使樣品圖像清晰。
觀察與記錄:在正交偏光條件下,旋轉載物臺 360°,觀察中藥材粉末的光學特征。注意觀察粉末在不同角度下的亮度變化、顏色變化以及是否出現雙折射現象等。具有雙折射性質的中藥材粉末在偏光下會呈現出明暗交替的現象,某些晶體可能還會顯示出特殊的干涉色。
觀察內容與分析
雙折射現象:觀察粉末是否具有雙折射現象,以及雙折射的強度和特征。雙折射現象明顯的粉末,可能含有結晶性成分,如草酸鈣結晶、碳酸鈣結晶等。
晶體形態與取向:對于具有結晶結構的中藥材粉末,觀察晶體的形態,如方形、針形、柱形等,并通過旋轉載物臺,分析晶體的取向分布,了解晶體在粉末中的排列方式。
鑒別與分類:根據偏光下觀察到的特征,結合中藥材的顯微鑒定圖譜和相關資料,對中藥材粉末進行鑒別和分類,判斷其真偽和純度。
電話
微信